2004年,吴善柳站在清华大学校门口,盯着来往的学生,眼神里满是不甘。他攥紧手里的北京交通大学录取通知书,心里却觉得空荡荡的。考上清华,成了他心底挥之不去的执念。
吴善柳出生在广西一个普通农村家庭。父亲是小学老师,从小就告诉他,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。他学习刻苦,高考却没考好,复读一年后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学。按理说,这已经是不错的结果,可一次清华校园的参观彻底打乱了他的生活。
清华的校园让他着了迷。学生自信的笑容,教学楼里的学术氛围,甚至路边的花草树木,都让他觉得与众不同。回到北交大后,他再也找不到学习的动力,整天泡在网吧打游戏。最终,成绩一落千丈,他被学校退学了。
退学后,吴善柳去了工厂,在流水线上干了好几年。每天重复搬运零件,双手磨出了老茧,生活一眼望不到头。某天,他盯着自己的手,突然下定决心:我要再高考,我要上清华!
从2007年开始,他成了高考考场的常客。9年时间,他复读了9次,考上了不少好大学。2007年,北京师范大学录取,他没去。2009年,中山大学录取,他还是放弃了。2011年,北京大学医学部愿意要他,他却说自己晕血,拒绝了。2013年,同济大学抛来橄榄枝,他依然摇头。亲戚朋友急得直骂他疯了,网上也有人说他浪费教育资源,可他只回一句:我只想上清华。
2014年,32岁的吴善柳终于考了680分,成了钦州市理科状元,如愿踏进了清华大学电气工程系的校门。那一刻,他觉得自己赢了。9年的坚持,换来了清华的录取通知书。他熬夜复习的夜晚,拒绝其他名校的纠结,统统有了回报。
可现实却没那么美好。36岁,他从清华毕业,戴上学士帽,满心以为能凭着名校光环找到好工作。结果,互联网公司嫌他年纪大,连面试都不给。国企和事业单位的招聘,年龄上限大多是35岁,他连报名资格都没有。折腾了一圈,他最后在郑州一家私立中学找到份数学老师的工作,月薪只有4000元。
网友们炸开了锅。有人替他鸣不平,说他好歹圆了清华梦,年纪大不是他的错。有人却觉得他太固执,9年复读换来4000元的工资,值吗?早点去北师大或者北大,早就有了稳定的事业和生活,何必把自己逼到这个地步?
吴善柳的故事,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很多人对名校的执念。他小时候听父亲说,考上好大学就能改变命运。他信了,也做到了,可现实却告诉他,学历不等于一切。社会更看重经验、能力和时机,而不是一纸文凭。
他的经历也让人忍不住想,教育的意义到底是什么?是为了考上名校,拿一张漂亮的文凭?还是学会怎么在现实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?吴善柳用10年证明了自己能上清华,可10年后,他却发现自己被年龄卡住了脖子。
有人佩服他的坚持。毕竟,9年复读,8次拒绝名校,这份毅力不是谁都有的。他为了梦想,愿意付出一切,哪怕最后结果不尽如人意。支持他的人说,人生是自己的,值不值只有他自己说了算。梦想这东西,本来就不是用工资多少来衡量的。
可也有人觉得他走错了路。9年的青春,换来的是一份普通工作。如果他当初接受北师大或者北大的录取,早就有了稳定的生活,说不定事业也小有成就。复读的每一年,他都在和时间赛跑,可最后却发现,时间才是最大的对手。
吴善柳后来在采访中说,如果能重来,他可能会选择早点去北师大。这句话听起来有点无奈。他不是后悔追梦,而是发现,梦想的代价比他想的要重。清华的光环很耀眼,可社会这张考卷,比高考复杂多了。
这事让人有点唏嘘,也有点暖心。吴善柳用他的方式,告诉大家一个道理:梦想值得追,但路得自己选。选对了,是一路顺风;选错了,也别怕,生活总有新的起点等着你。
伍伍策略-炒股配资网站拾必选配资-郑州股票配资-专业的股票配资价格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